一、什么是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ED)指以进食行为异常,对食物和体重、体型的过度关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在精神障碍分类中归类于“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也是心身医学中常见的一类心身疾病,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即厌食症,是以患者有意严格控制进食、使体重明显下降并低于正常水平所导致身体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进食障碍。根据有无暴食-清除行为分为限制型神经性厌食和暴食/清除型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贪食(bulimia nervosa,BN)即贪食症,是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及强烈控制体重的先占观念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进食障碍。患者常采取极端的措施以削弱所吃食物的“发胖”效应。与神经性厌食患者不同的是,神经性贪食患者体重正常或轻微超重,30% - 80%的神经性贪食患者有神经性厌食史。
暴食障碍(binge-eating disorder,BED)是以反复发作性暴食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进食障碍。暴食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不可控制、冲动性暴食,无规律地采取神经性贪食特征的不恰当的补偿行为。该类患者易出现肥胖。
二、进食障碍的发病率?好发年龄?
神经性厌食的好发年龄为13-20岁,13-14岁和17-18岁是厌食症发病的两个高峰年龄段。首诊患者中女性和男性的比例为11 : 1。神经性贪食的好发年龄为12-35岁,神经性贪食患者的发病年龄往往较神经性厌食晚,多发生在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大学女生群体发病率较高。近几年,来我院就诊的神经性贪食患者明显上升,首诊患者中女性和男性的比例为13 : 1。暴食障碍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患暴食障碍的女性和男性的比例估计为3 : 2。年龄上没有明确的规律。
三、进食障碍的危害?什么情况需要就医?
进食障碍危害非常大,是精神科中致死率最高、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尤其是神经性厌食。进食障碍常导致躯体并发症,各器官系统均有可能涉及,有些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进食障碍常常与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人格障碍等多种精神障碍共病,而且共病率较高。进食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会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延长病程或增加康复的难度,也增加了患者的自杀率。
厌食症和贪食症患者会强烈地害怕体重增加,厌食症患者会限制进食(过度节食或者不吃),同时也会催吐或者过度运动。患者常出现全身代谢紊乱和内分泌紊乱,如女性出现闭经、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严重患者可因极度营养不良而出现恶病质状态、机体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厌食症死亡率高达5% - 15%,在所有心理障碍中死亡率最高。
贪食症患者虽然也恐惧发胖,但是会控制不住地进食,之后又采取不适当的抵消行为,如诱导呕吐、滥用泻药、过度运动、禁食,结果是体重缓慢增加,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状态。
暴食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不可控制、冲动性暴食、无规律地采取神经性贪食特征的不恰当的补偿行为。没有强烈地害怕体重增加,此类患者易出现肥胖。而肥胖会带来高血压,高胆固醇等问题,也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厌食症是较难度的精神障碍,没有特效药,营养方法和心理咨询有效。18岁以下、病程小于3年、严重程度没有危及生命、没有严重躯体并发症的患者,且家庭支持好的,预后都较好。可见及时就医的重要。其他进食障碍虽不容易危及生命,也应及早就医,因为进食障碍一定会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
暴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食超过正常的量(2、3倍),伴有失控感。
四、进食障碍的成因?
进食障碍发病通常包括遗传素质基础及一系列环境因素,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的研究结果。然而就个体来说,这两者如何相互影响,在疾病的起病及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明确。进食障碍是一类多因素疾病,主要涉及生物、心理、家庭、社会文化四个方面。
生物因素遗传上,厌食症的遗传度为50-83%,其遗传度高于贪食症,一级亲属中,厌食症的同病率高于非厌食症的家庭。不仅是家系的调查,基因的研究也有证据,但是目前基因还没有明确定位。我们课题组03年开始开展厌食症的遗传学研究,12年拿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5 -羟色胺(5 -hydroxytryptamine,HTR)通路,其中比较肯定的是5 -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神经性厌食有关,患者的5 -羟色胺转运体基因除了有多态性异常外,DNA甲基化也有异常。
90年代末,本世纪初,遗传是个研究热点,近年来影像学是个研究热点,特别是其中的功能性磁共振研究。通过脑CT或MRI,人们发现部分神经性厌食患者的脑沟回增宽、脑室增大,大脑灰质、白质总量减少。但此观点在方法学上存在争议,因为大多数患者在体重恢复后可以复原,学者们一直认为这种病理改变是由体重丢失所引起的。
个性特征性格特征是进食障碍的高危因素之一。其中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是低自尊及完美主义。不少厌食症患者成绩优秀,但对自己还不满意,想要从身材苗条来获得更多的自信。而刻板性的性格则帮助他不折不扣去完成“减肥”的目标。
提醒:性格没有好和坏,要善用性格的特点,用到合适的地方。如:刻板性强的人在减肥上容易“成功”,因此也容易发展成进食障碍,但是在康复过程中也可能因为刻板性更容易坚持执行康复方案而影响。
家庭特征家庭因素对于进食障碍的发生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有学者认为其作用和基因一样重要。进食障碍的家庭中,常发现父母对子女过度保护、过度操控、将个人价值观强加在子女身上。家庭咨询鼻祖Minuchin总结了厌食症家庭的几个特点:关系缠结,过度保护,回避冲突,僵化。另一方面,需认识到,家庭更是一个改善的场所,父母和患者都有很强的能力帮助患者走向康复。
社会文化因素 进食障碍曾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在中世纪就有关于自我绝食的记载。自20世纪50年代,西方文化以瘦为美之风愈演愈烈,进食障碍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改革开放前我国还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孩子以胖为美的观念,进食障碍在中国并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然而近30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进食障碍的患病率亦呈增高趋势。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全球卫生与社会医学系教授Anne Becker80年代在斐济做了一项文化人类学研究,当时那里得厌食症者罕见,10年后,用同样的量表去调查,结果发现厌食症翻了好几倍,她住到居民家里进行访谈、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是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通过田野研究后得出结论: 西方“以瘦为美”的观念,通过电视媒体影响着斐济年轻一代的审美认识。同时,论文还提到,如果家里没有电视,但小伙伴家里有电视,也会对小孩子的饮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与其说是电视媒体对饮食病理产生的影响,不如说是社交网络里的舆论风向影响着人们对饮食的态度。
五、对减肥的看法?
进食障碍跟减肥有很大关系,但是减肥只是一个行为,不能说减肥就是进食障碍。
其实现在人们对于减肥的追求,很大程度源于商家的盈利目的。比如广告说“谁多少时间瘦了多少斤”,导致不少人极端减肥,其中部分人会因为这种极端减肥导致厌食症或贪食症,这是很糟糕的事情,大家需要辨别,不是所有宣传都是科学的,商家只管盈利,不管你的健康,如果信了,输的不仅是钱,还有身体。
大脑的饮食中枢在身体感到饥饿时会大量补充调节,并且控制不住地过度补充,即暴食,最终又会导致肥胖。这个机制一旦启动,就停不下来。因此,病人的典型病程发展是这样的:先是怕胖→减肥,限制进食→消瘦→几个月(有的人一、两个月,有的人半年以上)之后→暴食→体重增加→反复暴食→因怕胖而产生催吐等清除行为……体重达到正常范围之后,还是停不下来的反复暴食和催吐→感到太累了→自暴自弃,放弃呕吐等清除行为→肥胖。
提醒女孩子们:物极必反!不能过度限制进食!越是不吃的东西,到暴食阶段越是拼命吃。
需要科学减肥,若两月内体重减轻4kg以上,快速变瘦,身体内营养、代谢、电解质等发生紊乱,极易导致健康问题。适当少吃、不吃零食,减少晚餐淀粉类摄入,适当运动,这样减肥才健康。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2(m)
成人BMI数值中国标准: <18.5 偏瘦;18.5-23.9 正常;≥24 超重。
六、作为家人、朋友,怎样帮助进食障碍患者更好地康复?
这些年进食障碍的就诊率越来越高了,这个变化跟宣传度有很大关系,因此学校作为一个聚集着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的教育机构,更应该积极宣传,做好健康教育。这既是保障学生的成长成材能有一个坚实的身体基础,也让这一年轻有活力的群体将对进食障碍的了解扩散到全社会。
作为朋友、同学,可以做他的一面镜子,给他一个反馈:
“你现在是不是吃太少了?这样会营养不良哦,会影响心脏功能,赶快到医院去看看,进行一个健康的检查。”
“你吃得这么少,瘦了这么多,会不会得神经性厌食?”
有的人表面不听,但心里可能会留意,警觉起来,上网查。
教师应学习和了解相关的精神卫生知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确引导、激励学生。如果学生太瘦了,大学的心理工作者、辅导员应该多加关注。